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

林居禪園報告(三):生老病死與中道

林居禪園報告(三):生老病死與中道

2022/07/12

說明:

「觸受」[1] 與「明觸」[2] 告訴我們,在「觸、受、愛、取」這四個較易觀察到的環節中,較前面的觸是更重要的。無奈,人一生下來,就已經在「有、生、老死」這四個環節裡了 [3]。另外,卅七道品中,「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」這幾個是較少被提及的 [3],這裡面,七覺支 [4] 有個巧妙的地方,因為它特別「符合」佛陀講的「中道」[5], [6]。因此,在十二緣起,斷除輪迴的鍊條中,我覺得七覺支可以特別注意一下,即使任何好的事,莫太躁進,也勿放逸,這才符合中道  [7]。

-----


https://pixabay.com/zh/photos/roping-lasso-horse-cowboy-rodeo-5216382/

-----

佛使比丘跟莊春江居士都提到,最好在「觸」的階段就截斷輪迴 [1], [2]。無奈,人一生下來,就在「有、生、老死」的生老病死階段沉浮了。以「禪那」[3] 的觀點來看,可以不用心灰意冷,因為有七覺支 [4]。

「在佛陀的教法裡,七覺支的功能是三個對三個,再多一個念覺支。其中的念覺支是越多越好,另外的三個對三個是看情形。三個是有提攜效應,三個有安撫效應,不管是做提攜或安撫都需要念,它只會幫助,所以越多越好。」[4]。


「有」,貌似中性。

「生」,貌似積極。

「老死」,貌似消極。

基本上,「有」可以對應「念覺支」。「生」,可以對應「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」。「老死」可以對應「輕安覺支、定覺支、捨覺支」。如圖一(a)。

若是「生」執著太過,「老死」又消極不振,則「生」可以對應「輕安覺支、定覺支、捨覺支」。「老死」,可以對應「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」。如圖一(b)。

以有名的二十億耳為例,佛陀舉彈琴,琴弦的鬆緊為例,告訴我們人生的至道,也就是中道 [5], [6],修行的路上,人生的路上,人間道或者解脫道,「七覺支」都是可以妥善運用的 [7]。

-----

一、觸受


「泰國的佛使比丘,在《菩提樹的心木》中說:

在我們的修行中,我們必須如截十里流,阻止『觸』發展成『受』,如果失敗的話,就必須阻止『受』發展成『愛』。此後,就病入膏肓,無藥可救了。…在『觸』發生的時候,我們就要趕快回頭改走智覺的路,我們不要走『我』和『我所有』的路;即使我們已經走到了『受』的階段,還是要走智覺的路,我們不要隨『我』和『我所有』之波而逐流,如此就絕對不會有苦了。

佛使比丘在此指出,要以智覺(正念與智慧,二者合稱智覺或覺性)來修緣起的還滅,要在「觸」或「受」的當下,截斷生死之流。他在這兒強調了智覺或覺性的重要。」[1]。

-----

二、明觸


「從這四段佛陀的教說,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:認識發展過程如果到了生起愛的階段,貪、瞋、癡就跑不掉了,就像俗語所說「箭在滿弦,不得不發」的情況。而取、有以下,是煩惱由伏而顯的蓄積與完成,是難有機會在這些階段停下來,不繼續往下發展的。所以,在認識發展的過程中,我們應當學習不要讓愛生起,也就是說,讓感受停在感受就好了,不要再有後續的發展。進一步,如果能夠修學到讓觸就停在觸,也就是每一個觸都是離我執、無明的「明觸」,那麼,就完成生死解脫了。」[2]。

-----

三、有、生、老死


「# 有

2022.04.23 ► [Q&A] 三種身體──不是我的


# 生


# 老死

2017.12.03 ► [Q&A] 老病死想」[3]。

-----

四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


「# 四神足

2020.10.03 ► [Q&A] 離欲的四神足


# 五根、五力

2017.01.15 ► 喜心練習

2019.06.08 ► [Q&A] 「信根、信力」


七覺支

2020.03.28 ► [Q&A] 七覺支的內在邏輯

2019.08.31 ► [Q&A] 「定覺支」」[3]。

-----


Fig. 1a. 十二緣起與卅七道品(標準思考)。

-----


Fig. 1b. 十二緣起與卅七道品(另類思考)。

-----



Fig. 1c. 十二緣起與卅七道品。

-----

References


# 觸受

[1] 《雜阿含經》的探索

http://www.insights.org.tw/xoops/modules/tadbook2/view.php?book_sn=3&bdsn=422


# 明觸

[2] 學佛的基本認識

http://agama.buddhason.org/book/bb/bb12.htm


# 禪那

[3] 每週ZOOM目錄 | 4ariyasacca

https://wgf9966.wixsite.com/4ariyasacca/%E5%89%AF%E6%9C%AC-%E5%85%B6%E4%BB%96%E9%80%A3%E7%B5%90


# 七覺支

[4] 七覺支 – 原始佛法~林居禪園

https://4ariyasacc2.wordpress.com/2015/09/15/%E4%B8%83%E8%A6%BA%E6%94%AF/


# 琴弦

[5] 二十億耳的精進

http://agama.buddhason.org/book/as/as084.htm


# 中道

[6] 雜阿含254經

https://agama.buddhason.org/SA/SA0254.htm


# 十二緣起深入

[7] agama: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-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

http://buddhaspace.org/main/modules/dokuwiki/agama:%E9%9B%9C%E9%98%BF%E5%90%AB%E7%B6%93%E5%8D%B7%E7%AC%AC%E5%8D%81%E4%BA%8C

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