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

林居禪園導讀(一):介紹

林居禪園導讀(一):介紹

2022/06/15

 -----


https://pixabay.com/zh/photos/boy-scout-scouting-asia-the-same-1822631/

-----

一、修行的觀念與方法


朱倍賢老師的「林居禪園」,大致是以「十二緣起」 [1], [2] 與「卅七道品」 [3] 為原始佛法的修行主軸。「十二緣起」講修行的觀念,「卅七道品」講修行的方法。修行的觀念中,比較重要,或者說比較簡單、比較明顯的,是「觸受愛取」這四項 [1], [2]。而修行的方法,比較明確的,是「四念住」 [3]。

-----

二、觸受愛取


「泰國的佛使比丘,在《菩提樹的心木》中說:

在我們的修行中,我們必須如截十里流,阻止『觸』發展成『受』,如果失敗的話,就必須阻止『受』發展成『愛』。此後,就病入膏肓,無藥可救了。…在『觸』發生的時候,我們就要趕快回頭改走智覺的路,我們不要走『我』和『我所有』的路;即使我們已經走到了『受』的階段,還是要走智覺的路,我們不要隨『我』和『我所有』之波而逐流,如此就絕對不會有苦了。

佛使比丘在此指出,要以智覺(正念與智慧,二者合稱智覺或覺性)來修緣起的還滅,要在「觸」或「受」的當下,截斷生死之流。他在這兒強調了智覺或覺性的重要。」[4], [5]。


上面一小段話是我從《原始佛教成佛之道》看到的 [4], [5]。那時我剛從努力閱讀林居禪園裡的文章放鬆下來,開始讀《雜阿含經》。雜阿含經多年前我曾經讀過一次電子檔,只覺的是深奧,有道理的佛法,但不容易消化。再更早之前,我則是有一些打坐的經驗。基本上,我對佛法的認識就是一些粗淺的淨、禪、密,可說是修行很淺的自學者。

朱老師的教學,有一個特殊之處在於他很重視「觸」的觀念,在打坐中,仔細體會身體內部的「觸」感,這在我以前閱讀的佛教文章或文獻裡面比較少看到。上面佛使比丘的一段話,我翻過好幾次,都沒有特別的感覺,我對佛使比丘的認識,僅止於他寫過《觀呼吸》,我讀過,不懂。但至少我對佛使比丘就有個印象,他這段話,我雖然只是略過,但每次也都會注意一下。

有一天忽然就頓悟了。觸,姑且我們把它叫做身體的感覺。受,姑且我們把它叫做心理的感覺,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。愛、貪愛,其實就是貪嗔癡的代表。取,抓取,從身體的觸感到樂受的形成,就產生貪念,進而想抓取,從身體的觸感到苦受的形成,就產生嗔念,進而想抓取舒服感,或者說逃離不舒服感。

觀察觸、觀察受、觀察愛、觀察取,這每一步,都可以從觀進而到止,進而斷除輪迴之鍊,進入涅槃。如果沒有打坐中「止觀的練習」,就繼續陷入輪迴的有、生、老死的痛苦。而十二因緣的無明(不知苦集滅道)、行(諸行、身行、心行)、識(記憶)、名色(五蘊:受想行識與色)、六入(六識:色聲香味觸法)則是比觸受愛取更不容易觀察到。

用心在打坐中觀察到觸感的產生,以觀化解(止)掉會產生愛(貪嗔癡)的動作,就是我對朱老師的教學,以及佛使比丘的一小段話,的體悟。可能對,可能不一定對。但總之,我接下來就整理朱老師相關的文章與錄音,方便想學習的人,僅此而已。

以下分三次整理十二緣起,分三次整理卅七道品,最後一篇是涅槃,或者說遠離。在開始之前,我推薦可以先聽一下四次的錄音,大體上,可以說是止息貪(知足常樂) [6]、止息貪(不求開悟) [7]、止息貪(最基本的) [8]、止息貪(多靠自己) [9]。

-----

林居禪園導讀(二):觸受愛取(6 ~ 9)

林居禪園導讀(三):無明行識名色六入(1 ~ 5)

林居禪園導讀(四):有生老死(10 ~ 12)

林居禪園導讀(五):四念住(6~9)

林居禪園導讀(六):八正道(1~5)

林居禪園導讀(七):七覺支(10~12)

林居禪園導讀(八):涅槃

-----

References


[1] 香港佛教聯合會 - 常見問題 > 認識佛教

https://www.hkbuddhist.org/zh/top_page.php?p=knowledge_detail&kid=72&cid=12&id=43


[2] 十二因緣

http://www.masterhsingyun.org/article/article.jsp?index=29&item=257&bookid=2c907d4944dd5ce70144e285bec50005&ch=3&se=9&f=1


[3] 三十七菩提分法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89%E5%8D%81%E4%B8%83%E8%8F%A9%E6%8F%90%E5%88%86%E6%B3%95


[4] 原始佛教成佛之道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551105


[5] 《雜阿含經》的探索

http://www.insights.org.tw/xoops/modules/tadbook2/view.php?book_sn=3&bdsn=422


[6] 2021.05.01 ► [Q&A] 容易维繫的喜心─知足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RLiroARAqs


[7] 2020.01.25 ► [Q&A] 不是追求開悟,而是改變習慣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6ZSRWewnu8


[8] 2021.03.06 ► [Q&A] 把最高的連接上最基本的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PVWst7x1oo


[9] 2020.10.10 ► [Q&A] 以自為洲 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D7eQzUWRvE

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